3月5日下午,安徽省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督导第八督导组抵达六安市,对该市为期5天的安全生产督导正式拉开序幕。
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督导于近日全面启动,8个督导组分赴全省16个设区市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本次督导重点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情况、全国“两会”前后安全防范措施部署落实情况、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推动各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查找问题、强化安全防范、切实消除隐患,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紧盯重点 突击夜查
督导检查期间,督导组与六安市政府、六安经开区管委会、舒城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
“辖区有多少住宅小区?有多少辆电动车?目前小区设置的电动车集中停放点及充电桩是否能满足需求?近段时间以来,河南南阳、江西新余、江苏南京等地相继发生火灾事故,你们如何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开展了哪些相关工作?”座谈会上,督导组就消防安全问题,详细询问了市、县(区)有关部门。
事故发生后,六安市针对校园、“九小场所”“混业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迅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同时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车、充电进行排查治理。
进驻六安期间,督导组对部分学校、养老院、住宅小区等进行了随机抽查和突击夜查。
在3月7日对六和城小区的突击夜查中,督导组发现21号楼1单元1楼住户从家中私拉电线对室外电动三轮车充电。而距离电动三轮车停放位置几步之遥,就是集中充电站。匆匆赶来的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解释道:“社区街道和物业经常性开展安全宣传,加强巡逻巡检,‘飞线’充电现象较此前已有大幅改善,但仍有个别居民图省钱、省事,在夜间偷偷私拉电线充电。”
正如该名物业工作人员所言,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电动车上楼、“飞线”充电等现象明显减少,不少小区新建、增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站,完善配套设施,力争从源头消除隐患。
但检查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安兴正和城小区内一栋33层共330户的住宅楼下,电动自行车无序停放,占用消防通道,新建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站占用了消防登高车作业场地。远大玺悦府小区3号楼1单元地下车库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区域,没有设置消防设施,常闭式防火门为打开状态。
不听汇报 直插现场
除了聚焦消防安全,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矿山、危化、工贸、住建、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展开随机检查。
“不用连篇累牍地汇报了,我们直接看现场。”3月6日,督导组对安徽奔马先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随机抽查。督导组一行刚下车,就直奔企业生产现场。
检查发现,2号车间外的甲醇中间罐未设置静电接地。“甲醇通过泵从罐区打到这里的中间罐,甲醇在远距离输送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静电,存在爆炸风险,所以甲醇中间罐必须要安装静电接地。”督导组严肃指出。
此外,企业现场管理存在明显不足。例如,物料管道未标明具体介质,只笼统标注为“物料”;洗眼器出水直排到地面,没有收集到专门的管道中;部分有限空间风险识别不精准、不全面,有限空间警示标识牌张贴位置不当;扳手等检维修工具随意摆放……
除了在生产现场排查出多项问题隐患,还有个别企业在软件资料上做“表面文章”。
在新能源汽车配套绿色表面处理产业园施工总承包一标段项目部,督导组查阅了施工单位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相关台账资料。检查过程中,两份满分的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卷引起了督导组的注意。
在其中一份试卷上,单选题第3题“在施工现场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必须分开,两瓶之间的距离为()米,两瓶与动火点之间的距离为()米。A.5、10 B.10、5 C.10、10”,答题者在第一处括号选择A,第二处括号选择D;第5题“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A.2 B.1.5 C.3”,答题者选择了E,而该题并没有E选项。无独有偶,紧接着第6题,答题者也选择了并不存在的选项“F”。在这份“满分”试卷上,10道选择题中有7道题错误。
督导组继而抽查了另一份“满分”试卷,结果同样令人大跌眼镜。单选题第10题“起重吊装作业要设置警戒区域及警示标志,()人员在起重物下停留或行走。A.严禁 B.允许”,答题者作出的答案是“√”。
荒唐的错误还不止于此。督导组在项目部提供的节后工程复工申请表上看到,2月23日,各项检查情况符合复工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均签字同意复工。就在隔天,项目部开展的节后复工复产专项安全检查中,又发现了4条隐患。“2月24日还排查出了数条问题隐患,2月23日是如何同意复工的?”督导组一针见血指出其中逻辑漏洞。
督导组强调:“建筑施工是高危行业,无论是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还是复工复产安全检查,不能当成走流程,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属地监管部门当场表示,将成立专班进驻项目部,督促问题隐患整改落实。
督导组对六安开展督导检查期间所发现的问题隐患,均已现场反馈属地政府和被检查单位,并提出解决方案,要求属地监管部门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到位。
©版权所有:信用盐城 网站声明
主办: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218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99502000257号
承办:盐城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3209000071